時代在進步,很多觀念也要跟著更新。近幾年台灣一直推行著資源回收的觀念,從簡單的分類,進而詳細的各項回收分類,已漸漸的融入每個家庭中。
2009/3/22(日)寄養活動為了讓大家更了解資源回收的重要性,特別安排到慈濟板橋園區由師兄們教大家如何做好資源回收。由於慈濟板橋園區當天另有活動,上午則由活動組帶領大家到浮州橋下的河堤公園進行遊戲。別以為我們只是單純的玩遊戲,其實活動組相當用心的將環保概念融入遊戲中,一方面動動身體做環保,另一方面還可加強許多環保小常識。
還記得其中一個活動是兩人三腳共同撿垃圾,每組小朋友奮力向前找垃圾,我想日常生活中應該不太會有人這麼積極的撿垃圾吧!而且我們這隊還有位小朋友為了爭取好成績,不惜代價用塑膠袋套手撿起一坨狗屎,那精神真令人佩服,果然我們因那坨狗屎而得到此單元的第一名(十足的狗屎運^0^)。
經過一上午的體能訓練後,中午整隊到慈濟園區用餐,深深記得發餐盒時,有位小六男生跟我說:老師,你先吃你今天比較辛苦。聽到這麼貼心的話,頓時將我的疲累感全趕走,且活動結束發小禮物時,那位男孩又主動將他的禮物與大哥姐分享,這種種的舉動讓人感到超級窩心。
下午慈濟師兄帶領我們參觀園區,看回收的廚餘如何變成有機肥料,看滿山的塑膠瓶等待被送往工廠製成震災用的毛毯,最後讓小朋友們親手做回收分類。只見師兄一聲令下,所有小朋友往垃圾堆中尋寶,再度讓我感到這群小朋友真奇怪,這麼愛玩垃圾阿!
一整天的活動在慈濟園區裡,畫下圓滿的句點。相信經過這次活動體驗,每個人對資源回收有更深刻的了解,在此與大家分享幾項資源回收小常識,環境保護就從你我做起。
塑膠容器分類:
NO : 1 PET(寶特瓶)
特徵:透明、瓶底縮成點狀。
攝氏40度以上,可能出現影響染色體物質。
NO : 2 HDPE(高密度聚乙烯)
特徵:多為半透明或是不透明有顏色(多數牛奶瓶、優酪乳為此類)。
耐酸耐鹼,但耐熱最多只到攝氏60度。
NO : 3 PVC(聚氯乙烯)
特徵:大多數為透明、瓶底縮成一直線,少部分為半透明、不透明有顏色。
材質穩定,但攝氏60度以上可能出現致癌物。
NO : 4 LDPE(低密度聚乙烯)
特徵:多為不透明有顏色。
耐酸耐鹼,但耐熱最多只到攝氏60度。
NO : 5 PP(聚丙烯)
特徵:透明、半透明或是不透明有顏色。
可耐熱至攝氏135度,此為一般耐熱的塑膠瓶,裝熱水請認明此符號。
NO : 6 PS(保麗龍)
特徵:多為不透明有顏色。
耐熱最多到攝氏70-95度。
NO : 7 OTHER(其他類)
特徵:多為不透明有顏色,較少見。
雜類軟質塑膠:無法藉由符號識別之軟質塑膠。
硬質塑膠:質硬,敲起來有”扣扣” 聲,例如硬質透明的中藥罐、部分硬質西藥藥罐。
問:寶特瓶回收,為什麼要將瓶蓋和標籤拆下來呢?
答:塑膠可分成好多種類,有PET、PVC、PE、PP、PS……,其中,製作寶特瓶瓶身的PET(聚乙烯)材質,可回收做成衣服、毛毯等;再生過 程不能與其他材質混合,否則抽絲紡織時會發生斷線狀況。因此環保志工在回收寶特瓶時,會將不是PET材質的瓶蓋與標籤紙分開歸類。
問:環保站的紙類回收,為什麼分成那麼多種類?
答:回收 一百公斤 的廢紙,可製成 七十五公斤 左右的再生紙;除了保護森林資源、減少砍樹外,製造過程還能節省百分之七十五的能源、百分之五十的水,同時減少大量空氣污染。不同種類的紙,得經過不同方式處理,才能再製成白紙、報紙或是紙箱。事先分類,能讓再生紙品的製作更順利,賣給回收商的價錢也比較高。
以上是我參加家扶中心寄養活動的心得,投稿於展愛隊刊上,放於此與大家分享.